男子偷走一麻袋钱,三名特警整整数了2个小时
男子偷走一麻袋钱,三名特警整整数了2个小时
男子偷走一麻袋钱,三名特警整整数了2个小时潮新闻(xīnwén)客户端 田渭法
诸暨和宁海相距二百里,却有着很深的文化(wénhuà)联系。明代,诸暨乡村的“白门义学”开办,宁海的“中国知识分子硬骨头”方孝孺(fāngxiàorú)来此求学。有人说(shuō)方孝孺在诸暨学到了(le)儒学,更学到了“木(mù)柁”精神,因此他拒绝燕王要求写的“诏告”,“死就死尔”!他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“灭十族”的人。
1988年我在茅盾文学院求学,有宁海人蒲子、陈剑飞、魏人彪也(yě)同道求学。他们以柔石、潘天寿为骄傲,前者攻小说,中者工诗歌,后者善(shàn)散文(sǎnwén),与他们比较,他们优秀还在于在党政机关任过职,在当地(dāngdì)很有名气。
言归正传,今天文章的主人公也是一名宁海人,他叫朱学勉,原名应端贤,他于1941年从宁波地区(dìqū)调至诸暨地下党,任中共(zhōnggòng)诸暨县委书记,此文是纪念(jìniàn)他率领金萧支队与日汪伪蔡廉旅(lǚ)墨城坞突围战献身81周年!
朱学勉(1912~1944),原名应端贤,宁海县人。父应桂馨,清末(qīngmò)秀才,教书为业。高小毕业(bìyè)时,父亲去世,辍学入梅林中药店做学徒。1929年,到上海做中药店店员、画工,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和新文艺作品,尤爱读鲁迅著作并学习写作。“九·一八(yībā)”和“一·二八”事变,激起他对侵略者的(de)义愤,所作《三多令》写道(xiědào):“家国,家国,依旧风雨飘落。长期抵抗无期(wúqī),亲善双手提携。提携,提携,整个国土送伊!”后由(yóu)胞兄应野平(yīngyěpíng)介绍,到松江地方法院监狱作录事,直至抗日战争爆发。朱学勉曾以叶峰、杨明等笔名写过一些小说、杂文,发表在上海的《文艺月刊》和北京(běijīng)的《文学月报》上。
1937年(nián)10月,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(xuéxí);不久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次年2月,学习结束回浙江,先(xiān)在浙南泰顺、松阳等地工作,后任中共鄞县县委书记、中共宁波中心县委组织部长、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。1941年,任中共诸暨(zhūjì)县委书记;秋(qiū),因党委制(zhì)改为特派员制,改任诸暨县特派员。翌年5月,特派员制改党委制,任中共诸暨县委书记,并组织“诸北八乡抗日自卫大队”,任中队指导员。
朱学勉(zhūxuémiǎn)到诸暨任县委书记时是29岁。他爱护党员(dǎngyuán)和(hé)干部,视同亲人;诸暨沦陷时,他因势利导构建抗日组织;他认真贯彻上级指示,不断壮大党控制的武装力量。1941年上半年,除朱学勉脱产外(wài),几个县委委员均以小学教师的职业为掩护,进行党的秘密活动(mìmìhuódòng)。10月,北区(běiqū)特派员叶瑞康患了伤寒病,朱学勉把他安排到枫桥区下廊桥养病,布置该村中共党员负责保护。叶瑞康病愈后,朱学勉决定他改任西区南区特派员,在高城头以开小店(xiǎodiàn)为掩护进行党的秘密活动。同月(tóngyuè),新昌县特派员魏湘生到诸暨任大西区特派员,朱学勉把他介绍到下水阁中共党员郭政家(guōzhèngjiā)隐蔽。魏湘生在他家住了几个月,恢复了诸暨大西、萧山等地40多名党员的组织关系,还在凰坞口发展(fāzhǎn)了两名党员。朱学勉自己则与(yǔ)杨亦明一起以开豆糕(dòugāo)店为掩护,先在璜(huáng)山附近的道罗岭脚,后移至浦附近的外陈高坞、里陈高坞作为掩护。1942年春,朱学勉又将面目有些(yǒuxiē)暴露的北区大东区联络员徐行,从枫桥象山小学撤出来,与自己一起做豆糕。由于生意兴隆赚了一些钱,解决了党的活动经费和几位领导干部的生活(shēnghuó)问题。
日本侵略者占领(zhànlǐng)诸暨后,大肆进行(jìnxíng)烧杀、奸淫、掳掠活动,激起了人民群众极大的(de)民族义愤。在这种形势下,抗日(kàngrì)的重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(dǎng)肩上,中共诸暨县(zhūjìxiàn)委着手开展(kāizhǎn)组织抗日武装活动。中共诸暨县特派员朱学勉根据泌湖乡长何文隆是中共党员(zhōnggòngdǎngyuán),该乡党组织和(hé)群众基础较好,乡纠察队是现成的组织部队的基础等条件,确定在该乡建立抗日武装。他两次找到何文隆,传达了中共绍属特派员杨思一关于“建立敌后武装,开展游击战争”的指示精神,并具体商议如何组织部队的问题。5月25日,泌湖乡抗日自卫队在诸北大宣村成立。第一批参加该队的有何文隆、骆子钊、骆子桢、骆子林、郑景元(jǐngyuán)、马行浩、魏伯贤、詹树辉、汤伯新、钱(qián)天锡、寿长江、魏本道、郑小槐(zhèngxiǎohuái)等20余人,其中中共党员占三分之一,公推何文隆为队长。泌湖乡抗日自卫队是诸暨第一支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。
1943年1月底(yuèdǐ),中共诸暨(zhūjì)县委书记朱学勉(zhūxuémiǎn)由四明返回诸暨,负责“小三八”部队工作(gōngzuò),任指导员,并(bìng)兼任党支部书记。2月,为使部队灰色(huīsè)隐蔽,利于发展与坚持,通过统战工作,取得了“姚江区自卫大队”番号,由钱(qián)之棼任挂名大队长,朱学勉任大队附兼指导员。3月,三北游击司令部派教导队副大队长俞林到诸暨,任“小三八”部队指导员。4月下旬,朱学勉指示(zhǐshì)将隐蔽在国民党直埠区署的一支22人、1挺轻机枪、16支步枪的队伍,编人“小三八”部队。“小三八”部队由赵汉波任大队长,朱学勉任副大队长,俞林任教导员。
朱学勉领导“小三八(sānbā)”部队,在敌伪顽的(de)夹缝中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,迅速发展起来。1943年(nián)2月(yuè),同汪伪军蔡廉部在诸(暨)北金家站打的遭遇战中,毙、伤伪军各两人。4月,朱学勉率“小三八”部队夜袭驻姚公埠的伪警察中队,将(jiāng)从县城到姚公埠收款的日军(rìjūn)驻诸暨(zhūjì)联络部部长森田、伪诸暨县警察局长杨光润等吓跑,并俘伪警察七、八人,缴(jiǎo)步枪10多支(zhī)。一个腿部负伤的伪警察中队长蒋方灿,由“小三八”部队包扎好伤口,经教育释放,后成为金萧支队诸暨办事处敌工科的内线情报员(qíngbàoyuán)。同月中旬,朱学勉通过丽坞底党支部的配合(pèihé),率“小三八”部队诱捕了国民党奋勇队留在诸(暨)西南(xīnán)的特工组人员4人,缴短枪4支,并将杀人累累、民愤极大的副组长李尧先等3人处决。5月,“小三八”部队在江藻(jiāngzǎo)小岭脚同伪军蔡廉部遭遇,击毙了伪军营长1人。同月,朱学勉通过骆骏、宣楼人等关系,从江山买来(mǎilái)轻机枪2挺、步枪35支、短枪6支。6月,“小三八”部队夜袭日军安华“昭和公司”仓库,缴获了白砂糖、饼干等物资。
“小三八”的发展壮大,引起(yǐnqǐ)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注意。
中共诸暨县委(xiànwěi)对(duì)顽固派的斗争开展得有理有节,坚持(jiānchí)团结(tuánjié)抗日。开头,国民党诸暨县长李秀派人游说(shuō),说朱学勉(zhūxuémiǎn)能力强,地方人士很器重他,要他去“县自卫指挥部”当参谋长。朱学勉谢绝(xièjué)后,又(yòu)有“县自卫委员(wěiyuán)会(wěiyuánhuì)”委员、“县自卫指挥部”副指挥章西夫出面,要朱学勉去枫桥(fēngqiáo)“商讨联合抗日,维持地方安宁”的大计。朱学勉与马青商量,派爱国民主人士钱之禁、赵汉波与之周旋。但章西夫仍不甘心,要朱学勉带部队去枫桥参加他们召开的“抗日阵亡将士追悼会”,企图乘开会之机,将“小三八”收编。经与马青研究后,朱学勉亲自挑选了20多位勇敢机智的干部战士,由李克福、吴正平带领去枫桥赴会。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过夹道欢迎的群众,进入到枫桥大庙,唱起(chàngqǐ)了一首首高亢激昂的抗战歌曲,歌声感动了群众和县(héxiàn)自卫大队官兵……通过有理有节的斗争,保持了“小三八”这支人民抗日武装的独立自主地位。
1943年10月,“小三八”部队与“县(xiàn)自卫指挥部(zhǐhuībù)”两支部队联合攻打蔡廉伪军在江藻的据点,迫使伪军连夜逃离江藻,蔡廉旅部退到阮家埠。11月,攻打了(le)阮家埠蔡廉部队,“小三八”部队成功地拔除了伪军的哨所(shàosuǒ),缴获步枪10支。在撤退时,但因“县自卫指挥部”进攻失利,“小三八”特务区队机枪班长邱国荣不幸溺水牺牲(xīshēng)。
这两次联合作战的战果(zhànguǒ)虽不大(suībùdà),但增进了两支部队团结抗日的战斗友谊。
“小(xiǎo)三八”部队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(wǔzhuāngdòuzhēng),活动的(de)地区日益扩大。到1943年底,其基本区已有诸(暨)北明镜乡的江藻、泌湖乡的大宣等6个(gè)乡的20多个村,初步形成了一块二、三十里方圆的诸(暨)北抗日游击根据地。
1943年12月21日,“小三八”部队改编为金(jīn)萧(xiāo)支队第一大队。
1944年5月27日早晨,金(jīn)萧支队(zhīduì)第一大队(dàduì)、独立(dúlì)大队共500余人,从渔(yú)橹山后村刚转移至墨城坞附近的半山村,便接到(jiēdào)群送来的情报,说是枫桥、阮家埠的汪伪军独立第四旅1000多人,沿枫桥江向诸北根据地进犯,由旅长蔡廉亲自指挥,先头部队已进入麻车阁、庙西一带,敌我相距只有两里,并对金支队形成(xíngchéng)包围态势。金萧支队首长当即决定给来犯之敌以狠狠回击,命令独立大队占领墨城坞东北面的祝家山阵地,警戒江藻方向,防备(fángbèi)铁路沿线日军夹击,命令朱学勉的一大队占领城坞村后的晓天垅最高峰苦竹尖。
朱学勉受命后,为歼敌有(yǒu)生力量,更好守住阵地,决定两个(liǎnggè)中队(zhōngduì)向枯竹尖、大坟山推进迎击敌人。他们刚(gāng)要出击,汪伪军的(de)一个团到了。朱学勉果断地决定,将部队就地散开在开阔地上,狙击敌人。但是,挟优势(yōushì)兵力火力的敌人,在遭到20多人的伤亡后依旧猛攻不止。朱学勉沉着应战,一面命令部队向苦竹尖主峰(zhǔfēng)转移,一面组织一个排的兵力渐次掩护退。指战员打得英勇,有的负了伤还接连甩出好几个手榴弹,有的将敌人掷过来的嗤嗤冒烟的手榴弹捡起来抛向敌群……
激烈的战斗(zhàndòu)转人枯竹尖主峰阵地。敌人在第一次冲锋被打退后,调集一个大队,集中数门迫击炮和二、三十挺轻重机枪,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,再次发起冲锋。就在这紧急时刻,二中队长受了重伤,中队附王志清牺牲了。朱学勉(zhūxuémiǎn)闻讯立即从大队指挥所(zhǐhuīsuǒ)奔向前沿阵地,和指战员(zhǐzhànyuán)一起打退了敌人第二次(dìèrcì)冲锋。
战斗到下午三时,蔡廉孤注一掷,调来他的精锐“老虎排”冲在前面,后面(hòumiàn)跟着百来个伪军,最后还有(háiyǒu)副旅长亲率的督战队,妄图与(yǔ)金萧支队(zhīduì)决一死战。金萧支队首长急令作为预备队的独立大队抽调子弹、手榴弹,火速送到主阵地,支援朱学勉坚守苦竹尖。
敌人的“老虎排”接近山顶,进入金萧支队的火力圈时,朱学勉(zhūxuémiǎn)一声令下,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一齐对准(duìzhǔn)“老虎排”打去。顷刻间,“老虎排”乱作一团,不料,就(jiù)在这时,朱学勉中弹牺牲。
激战至傍晚,敌人(rén)溃退。这一仗,金萧(jīnxiāo)支队两个大队经一天鏖战,打退(dǎtuì)了蔡廉伪军(wěijūn)两个团的进攻,毙伤其连长以下约百人。金萧支队也付出了重大代价,一大大队长朱学勉、二中队附王志清等4人光荣牺牲。
西施故里埋忠骨,英魂永沐后辈人。朱学勉(zhūxuémiǎn)在诸暨工作(gōngzuò)3多年时间,牺牲时年仅32岁。
朱学勉烈士的坟墓位于(wèiyú)姚江镇(原江藻镇)梓尚阁村尚武自然村。1981年朱学勉烈士墓(lièshìmù)被列为诸暨县(zhūjìxiàn)文物保护单位。每年清明前后,有(yǒu)诸暨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学生向朱学勉烈士墓献花。他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!
为纪念这位宁海藉的中共诸暨县委书记(xiànwěishūjì)和(hé)金萧支队第一大队(dàduì)大队长,诸暨将枫桥魏家坞的“忠义中学”改名为“学勉公学”,解放后将“枫桥中学”改名为“学勉中学”,一直延用至今。
潮新闻(xīnwén)客户端 田渭法
诸暨和宁海相距二百里,却有着很深的文化(wénhuà)联系。明代,诸暨乡村的“白门义学”开办,宁海的“中国知识分子硬骨头”方孝孺(fāngxiàorú)来此求学。有人说(shuō)方孝孺在诸暨学到了(le)儒学,更学到了“木(mù)柁”精神,因此他拒绝燕王要求写的“诏告”,“死就死尔”!他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“灭十族”的人。
1988年我在茅盾文学院求学,有宁海人蒲子、陈剑飞、魏人彪也(yě)同道求学。他们以柔石、潘天寿为骄傲,前者攻小说,中者工诗歌,后者善(shàn)散文(sǎnwén),与他们比较,他们优秀还在于在党政机关任过职,在当地(dāngdì)很有名气。
言归正传,今天文章的主人公也是一名宁海人,他叫朱学勉,原名应端贤,他于1941年从宁波地区(dìqū)调至诸暨地下党,任中共(zhōnggòng)诸暨县委书记,此文是纪念(jìniàn)他率领金萧支队与日汪伪蔡廉旅(lǚ)墨城坞突围战献身81周年!
朱学勉(1912~1944),原名应端贤,宁海县人。父应桂馨,清末(qīngmò)秀才,教书为业。高小毕业(bìyè)时,父亲去世,辍学入梅林中药店做学徒。1929年,到上海做中药店店员、画工,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和新文艺作品,尤爱读鲁迅著作并学习写作。“九·一八(yībā)”和“一·二八”事变,激起他对侵略者的(de)义愤,所作《三多令》写道(xiědào):“家国,家国,依旧风雨飘落。长期抵抗无期(wúqī),亲善双手提携。提携,提携,整个国土送伊!”后由(yóu)胞兄应野平(yīngyěpíng)介绍,到松江地方法院监狱作录事,直至抗日战争爆发。朱学勉曾以叶峰、杨明等笔名写过一些小说、杂文,发表在上海的《文艺月刊》和北京(běijīng)的《文学月报》上。
1937年(nián)10月,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(xuéxí);不久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次年2月,学习结束回浙江,先(xiān)在浙南泰顺、松阳等地工作,后任中共鄞县县委书记、中共宁波中心县委组织部长、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。1941年,任中共诸暨(zhūjì)县委书记;秋(qiū),因党委制(zhì)改为特派员制,改任诸暨县特派员。翌年5月,特派员制改党委制,任中共诸暨县委书记,并组织“诸北八乡抗日自卫大队”,任中队指导员。
朱学勉(zhūxuémiǎn)到诸暨任县委书记时是29岁。他爱护党员(dǎngyuán)和(hé)干部,视同亲人;诸暨沦陷时,他因势利导构建抗日组织;他认真贯彻上级指示,不断壮大党控制的武装力量。1941年上半年,除朱学勉脱产外(wài),几个县委委员均以小学教师的职业为掩护,进行党的秘密活动(mìmìhuódòng)。10月,北区(běiqū)特派员叶瑞康患了伤寒病,朱学勉把他安排到枫桥区下廊桥养病,布置该村中共党员负责保护。叶瑞康病愈后,朱学勉决定他改任西区南区特派员,在高城头以开小店(xiǎodiàn)为掩护进行党的秘密活动。同月(tóngyuè),新昌县特派员魏湘生到诸暨任大西区特派员,朱学勉把他介绍到下水阁中共党员郭政家(guōzhèngjiā)隐蔽。魏湘生在他家住了几个月,恢复了诸暨大西、萧山等地40多名党员的组织关系,还在凰坞口发展(fāzhǎn)了两名党员。朱学勉自己则与(yǔ)杨亦明一起以开豆糕(dòugāo)店为掩护,先在璜(huáng)山附近的道罗岭脚,后移至浦附近的外陈高坞、里陈高坞作为掩护。1942年春,朱学勉又将面目有些(yǒuxiē)暴露的北区大东区联络员徐行,从枫桥象山小学撤出来,与自己一起做豆糕。由于生意兴隆赚了一些钱,解决了党的活动经费和几位领导干部的生活(shēnghuó)问题。
日本侵略者占领(zhànlǐng)诸暨后,大肆进行(jìnxíng)烧杀、奸淫、掳掠活动,激起了人民群众极大的(de)民族义愤。在这种形势下,抗日(kàngrì)的重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(dǎng)肩上,中共诸暨县(zhūjìxiàn)委着手开展(kāizhǎn)组织抗日武装活动。中共诸暨县特派员朱学勉根据泌湖乡长何文隆是中共党员(zhōnggòngdǎngyuán),该乡党组织和(hé)群众基础较好,乡纠察队是现成的组织部队的基础等条件,确定在该乡建立抗日武装。他两次找到何文隆,传达了中共绍属特派员杨思一关于“建立敌后武装,开展游击战争”的指示精神,并具体商议如何组织部队的问题。5月25日,泌湖乡抗日自卫队在诸北大宣村成立。第一批参加该队的有何文隆、骆子钊、骆子桢、骆子林、郑景元(jǐngyuán)、马行浩、魏伯贤、詹树辉、汤伯新、钱(qián)天锡、寿长江、魏本道、郑小槐(zhèngxiǎohuái)等20余人,其中中共党员占三分之一,公推何文隆为队长。泌湖乡抗日自卫队是诸暨第一支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。
1943年1月底(yuèdǐ),中共诸暨(zhūjì)县委书记朱学勉(zhūxuémiǎn)由四明返回诸暨,负责“小三八”部队工作(gōngzuò),任指导员,并(bìng)兼任党支部书记。2月,为使部队灰色(huīsè)隐蔽,利于发展与坚持,通过统战工作,取得了“姚江区自卫大队”番号,由钱(qián)之棼任挂名大队长,朱学勉任大队附兼指导员。3月,三北游击司令部派教导队副大队长俞林到诸暨,任“小三八”部队指导员。4月下旬,朱学勉指示(zhǐshì)将隐蔽在国民党直埠区署的一支22人、1挺轻机枪、16支步枪的队伍,编人“小三八”部队。“小三八”部队由赵汉波任大队长,朱学勉任副大队长,俞林任教导员。
朱学勉领导“小三八(sānbā)”部队,在敌伪顽的(de)夹缝中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,迅速发展起来。1943年(nián)2月(yuè),同汪伪军蔡廉部在诸(暨)北金家站打的遭遇战中,毙、伤伪军各两人。4月,朱学勉率“小三八”部队夜袭驻姚公埠的伪警察中队,将(jiāng)从县城到姚公埠收款的日军(rìjūn)驻诸暨(zhūjì)联络部部长森田、伪诸暨县警察局长杨光润等吓跑,并俘伪警察七、八人,缴(jiǎo)步枪10多支(zhī)。一个腿部负伤的伪警察中队长蒋方灿,由“小三八”部队包扎好伤口,经教育释放,后成为金萧支队诸暨办事处敌工科的内线情报员(qíngbàoyuán)。同月中旬,朱学勉通过丽坞底党支部的配合(pèihé),率“小三八”部队诱捕了国民党奋勇队留在诸(暨)西南(xīnán)的特工组人员4人,缴短枪4支,并将杀人累累、民愤极大的副组长李尧先等3人处决。5月,“小三八”部队在江藻(jiāngzǎo)小岭脚同伪军蔡廉部遭遇,击毙了伪军营长1人。同月,朱学勉通过骆骏、宣楼人等关系,从江山买来(mǎilái)轻机枪2挺、步枪35支、短枪6支。6月,“小三八”部队夜袭日军安华“昭和公司”仓库,缴获了白砂糖、饼干等物资。
“小三八”的发展壮大,引起(yǐnqǐ)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注意。
中共诸暨县委(xiànwěi)对(duì)顽固派的斗争开展得有理有节,坚持(jiānchí)团结(tuánjié)抗日。开头,国民党诸暨县长李秀派人游说(shuō),说朱学勉(zhūxuémiǎn)能力强,地方人士很器重他,要他去“县自卫指挥部”当参谋长。朱学勉谢绝(xièjué)后,又(yòu)有“县自卫委员(wěiyuán)会(wěiyuánhuì)”委员、“县自卫指挥部”副指挥章西夫出面,要朱学勉去枫桥(fēngqiáo)“商讨联合抗日,维持地方安宁”的大计。朱学勉与马青商量,派爱国民主人士钱之禁、赵汉波与之周旋。但章西夫仍不甘心,要朱学勉带部队去枫桥参加他们召开的“抗日阵亡将士追悼会”,企图乘开会之机,将“小三八”收编。经与马青研究后,朱学勉亲自挑选了20多位勇敢机智的干部战士,由李克福、吴正平带领去枫桥赴会。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过夹道欢迎的群众,进入到枫桥大庙,唱起(chàngqǐ)了一首首高亢激昂的抗战歌曲,歌声感动了群众和县(héxiàn)自卫大队官兵……通过有理有节的斗争,保持了“小三八”这支人民抗日武装的独立自主地位。
1943年10月,“小三八”部队与“县(xiàn)自卫指挥部(zhǐhuībù)”两支部队联合攻打蔡廉伪军在江藻的据点,迫使伪军连夜逃离江藻,蔡廉旅部退到阮家埠。11月,攻打了(le)阮家埠蔡廉部队,“小三八”部队成功地拔除了伪军的哨所(shàosuǒ),缴获步枪10支。在撤退时,但因“县自卫指挥部”进攻失利,“小三八”特务区队机枪班长邱国荣不幸溺水牺牲(xīshēng)。
这两次联合作战的战果(zhànguǒ)虽不大(suībùdà),但增进了两支部队团结抗日的战斗友谊。
“小(xiǎo)三八”部队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(wǔzhuāngdòuzhēng),活动的(de)地区日益扩大。到1943年底,其基本区已有诸(暨)北明镜乡的江藻、泌湖乡的大宣等6个(gè)乡的20多个村,初步形成了一块二、三十里方圆的诸(暨)北抗日游击根据地。
1943年12月21日,“小三八”部队改编为金(jīn)萧(xiāo)支队第一大队。
1944年5月27日早晨,金(jīn)萧支队(zhīduì)第一大队(dàduì)、独立(dúlì)大队共500余人,从渔(yú)橹山后村刚转移至墨城坞附近的半山村,便接到(jiēdào)群送来的情报,说是枫桥、阮家埠的汪伪军独立第四旅1000多人,沿枫桥江向诸北根据地进犯,由旅长蔡廉亲自指挥,先头部队已进入麻车阁、庙西一带,敌我相距只有两里,并对金支队形成(xíngchéng)包围态势。金萧支队首长当即决定给来犯之敌以狠狠回击,命令独立大队占领墨城坞东北面的祝家山阵地,警戒江藻方向,防备(fángbèi)铁路沿线日军夹击,命令朱学勉的一大队占领城坞村后的晓天垅最高峰苦竹尖。
朱学勉受命后,为歼敌有(yǒu)生力量,更好守住阵地,决定两个(liǎnggè)中队(zhōngduì)向枯竹尖、大坟山推进迎击敌人。他们刚(gāng)要出击,汪伪军的(de)一个团到了。朱学勉果断地决定,将部队就地散开在开阔地上,狙击敌人。但是,挟优势(yōushì)兵力火力的敌人,在遭到20多人的伤亡后依旧猛攻不止。朱学勉沉着应战,一面命令部队向苦竹尖主峰(zhǔfēng)转移,一面组织一个排的兵力渐次掩护退。指战员打得英勇,有的负了伤还接连甩出好几个手榴弹,有的将敌人掷过来的嗤嗤冒烟的手榴弹捡起来抛向敌群……
激烈的战斗(zhàndòu)转人枯竹尖主峰阵地。敌人在第一次冲锋被打退后,调集一个大队,集中数门迫击炮和二、三十挺轻重机枪,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,再次发起冲锋。就在这紧急时刻,二中队长受了重伤,中队附王志清牺牲了。朱学勉(zhūxuémiǎn)闻讯立即从大队指挥所(zhǐhuīsuǒ)奔向前沿阵地,和指战员(zhǐzhànyuán)一起打退了敌人第二次(dìèrcì)冲锋。
战斗到下午三时,蔡廉孤注一掷,调来他的精锐“老虎排”冲在前面,后面(hòumiàn)跟着百来个伪军,最后还有(háiyǒu)副旅长亲率的督战队,妄图与(yǔ)金萧支队(zhīduì)决一死战。金萧支队首长急令作为预备队的独立大队抽调子弹、手榴弹,火速送到主阵地,支援朱学勉坚守苦竹尖。
敌人的“老虎排”接近山顶,进入金萧支队的火力圈时,朱学勉(zhūxuémiǎn)一声令下,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一齐对准(duìzhǔn)“老虎排”打去。顷刻间,“老虎排”乱作一团,不料,就(jiù)在这时,朱学勉中弹牺牲。
激战至傍晚,敌人(rén)溃退。这一仗,金萧(jīnxiāo)支队两个大队经一天鏖战,打退(dǎtuì)了蔡廉伪军(wěijūn)两个团的进攻,毙伤其连长以下约百人。金萧支队也付出了重大代价,一大大队长朱学勉、二中队附王志清等4人光荣牺牲。
西施故里埋忠骨,英魂永沐后辈人。朱学勉(zhūxuémiǎn)在诸暨工作(gōngzuò)3多年时间,牺牲时年仅32岁。
朱学勉烈士的坟墓位于(wèiyú)姚江镇(原江藻镇)梓尚阁村尚武自然村。1981年朱学勉烈士墓(lièshìmù)被列为诸暨县(zhūjìxiàn)文物保护单位。每年清明前后,有(yǒu)诸暨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学生向朱学勉烈士墓献花。他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!
为纪念这位宁海藉的中共诸暨县委书记(xiànwěishūjì)和(hé)金萧支队第一大队(dàduì)大队长,诸暨将枫桥魏家坞的“忠义中学”改名为“学勉公学”,解放后将“枫桥中学”改名为“学勉中学”,一直延用至今。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